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聚集学生需求 提升育德能力

 二维码 1106
发表时间:2017-11-20 15:39

聚集学生需求提升育德能力

——2017-2018学年三江口校区德育研讨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通过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同学校治理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校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这就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构建高影响力的德育课程体系,提升班主任的育德能力,20171120日上午我校三江口校区特召开“ 聚集学生需求 提升育德能力”德育研讨会,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我校刘剑副校长、德育处胡万雄主任、德育处陈文萍副主任、德育处谭跃龙副主任、心理教研室主任谢维兴老师、全体段长和班主任。本次班主任工作坊由谭跃龙老师主持。

首先,由刘剑副校长带来“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育德效能”为主题的报告,他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分析了为什么我们要聚焦学校育人目标,塑造“学生中心”的价值引领,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从我们学校层面上,我们可以优化学校育人课程体系,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调研学生的需求,构建富有时代精神、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育人课程体系。同时,我们应该组建各种课程的德育团队,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有序推进德育工作。


其次,由胡万雄主任带来报告——《优化新时期高影响力的德育课程体系》,胡主任认为,在校一切活动皆为课程,表现形式皆为文化,他梳理了目前我校已经开设的近四十个活动课程(实践性课程——军训、社会实践、一生一席谈、一班一幅画等;体验类课程——志愿者服务、八大节、十大体验活动、成人仪式等等;认知性课程——微书评、精读一本书分享会、严复学堂、三江论坛等;反思式课程——学习力课程、领导力课程、心理适应力课程等;发展类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等),课程实施平台以及如何整合优化课程,打造高影响力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接着,由谭跃龙副主任带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解析》的报告,他从实施依据、实施体系、评价维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层层递进,向老师们详细解析了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实施。我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上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敢于探索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我们也将不断完善我们的评价平台,努力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

然后,由高一年段朱永钦段长主讲《打造新时期家校合作新局面》,他浅谈了我校家长教育顾问委员会的基本框架、性质、功能、职责和要求,以及具体操作流程和需求清单,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最后,由心理教研室主任谢维兴老师主讲《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的重新审视》,他提出,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我们要重新认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选择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还应该都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技能与态度,实现自我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此,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时,我们要在学校课程整体架构中对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将生涯规划课程融于整个学校课程之中,同时要贯彻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一体两翼”——即以各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体、以生涯导向课程和生涯发展指导制度为两翼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本次德育专题的探讨将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唤起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研究意识,促进我校德育教育事业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