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2017-2018学年市级公开周高中部地理组公开课报道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4-17 10:14

聚焦核心素养,深化对话教学


营造对话课堂    培养核心素养  


福州第八中学高中部地理组


为增进校际教研交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智慧课堂教学,2018年4月12日,我校高中部地理组在校公开周期间举办了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深化对话教学”的校际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一体三重”的教学模式。我组骨干教师陈学锦老师、王家燕老师承担了本次的公开授课活动,校外专家陈彬老师(福州教育研究院地理科主任)、李文老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州市地理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受邀参与了本次教学活动,并与本组地理教师展开了深入研讨。福州十五中、长乐一中等其他兄弟学校领导、老师和本校的领导、老师共50多人次参加了听课和评课活动,并对两节地理公开课给予了盛赞。

《城市化》开课人 陈学锦


高一地理必修Ⅱ“2.3城市化”,新课标课程内容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从福州的城市化具体实例入手,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读图分析法,探究法,层层递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落实课题研究内容。

本节课主要的设计思路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首先课内外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本课采用:课前检测--检测反馈--教学引导活动--课堂中检测--课堂提升总结--课后云端补救。有利于及时检测反馈巩固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本堂课整体来看,活动过程体现了“一体三重”的教学模式。重情:主要通过在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中创设情境对话教学,让同学们在对话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重导: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识图,并当堂绘制折线图,加强读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重实践:主要通过学生自己课前收集的福州资料在课堂上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北美与美国》开课人  王家燕


王家燕老师这节课尝试使用新的模式开展高二文科教学活动,没有沿袭传统的面面俱到的知识覆盖,而是挑选了几个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真实情景,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从知识记忆、能力训练、素养培养到价值观的生成。

两位专家老师在课后给予了精彩点评,让在场的老师获益匪浅。陈彬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能够通过生活的福州市学习城市化过程,非常接地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很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学生活动过程内化,发现问题并找出重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分组收集福州市资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注重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智慧课堂,及时反馈,现场把握,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策略;强调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角色扮演,产生思维碰撞;重视正面教育,落实国家对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

李文老师认为这次福州八中的公开课有四个的主要亮点:

(1)技术支持对话,课题促进教研。

(2)课前学情收集,以学定教。

(3)真实情景创设,收集资料。

(4)引导建构知识,学会分析思路。

两位专家也对福州八中日后的教学提出几点希望:(1)今后应更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2)使用平板教学,尽量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大程度上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提高教学时效性。

本次地理组教学公开周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现开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展示了福州第八中学的教学特色,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开放系统的同时,也构建了教师交流及教研的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