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市级公开周高中部政治组公开课报道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4-17 15:06 聚焦核心素养,深化对话教学 展师生共情,享对话之美 福州第八中学高中部政治组 为了不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一个教师们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2018年4月12日上午,我校政治组高中部在公开周期间举办了”聚焦核心素养,深化对话教学” 为主题的的校际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 “一体三重”的教学模式。我校政治教研组陈玉兰老师和朱永钦老师分别开展了公开课,福州市林晓枫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林晓枫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教学,长乐一中、福州第十一中学、福清德旺中学、闽侯虎峰中学等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和本校的领导、老师们参加了此次听评课活动,对两节政治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老师们在听课和评课 陈玉兰老师的这堂课《永恒的民族精神》以聆听经典、吟唱经典和发展经典为主线,将原本高大上的“民族精神”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和教师的生动引导切实落地,让学生不断有思维上的碰撞和情感上的共鸣。玉兰老师通过发动学生吟唱经典,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资源,让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又引发学生的思考,做到了让《文化生活》的课“开了花”又“结了果”。整堂课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情怀:爱国、爱校、爱班,相信这将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学生聆听经典后的交流和共情 学生吟唱经典 朱永钦老师的这堂课《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以学生往返家校的交通工具为切入点,引出地铁四号线招投标过程中体现的政府依法行政的主题,后半段又设计了模拟听证的环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政府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整堂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将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堂深度有机的融合,尤其是运用微信视频聊天功能“现场连线地铁专业人士”环节让人印象深刻。政府人员现身说理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模拟听证活动 现场连线地铁专家 吴元彬老师认为陈玉兰老师的课最大亮点是:共情。师生互动良好,深化对话教学,教师注重启思、启智。教学资源的选择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性,突出爱国主义的核心,学生的获得感很强。同时能够熟练、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就探究问题在学生平板电脑上各抒己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更好地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吟唱经典这个环节,动员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通过自己的创作,相信学生对经典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吴元彬老师做精彩点评 梁秀平老师点评了永钦老师的课,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讲求整体效益,重情、重导、重实践”展开。通过“出行方式选择--地铁--地铁招标--监督监管--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习总书记宣誓仪式”为现象载体,层层推进,充分渗透育人点,落实“学生公共参与能力,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梁秀平老师做精彩点评 其余听课老师也对两位开课老师给予了盛赞,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我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最后林晓枫老师对这两节课做了精彩、准确的点评。玉兰老师的课清晰地呈现了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通过设问、转问和追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资源再切入到课堂内容,例子鲜活,让学生真正有话说,切合本次公开周的主题:对话教学。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中美贸易战这个探究活动开展得较仓促,如果考虑舍弃这个环节,直接在引导学生爱校这个过程后直接由爱“小家”提升至爱“大家”,回到开篇“聆听经典”环节中孙杨的例子,这样一例贯底,以例推理,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更完美了。永钦老师的课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设置了课堂投票、现场连线等环节让传统的政治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为引子导入,让学生有共鸣,结尾有习总书记做宪法宣誓作为深华,有总结和提升。如果能够更加突出知识的推理过程,对学生的思维将有更大的锻炼。 她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两位老师的课,从学生身边的鲜活生动的案例入手,地铁建设、票价听证、经典咏流传、爱八中等话题既有生活又有立意,层层剥竽,对话推进,既有温度又有理性,课堂活动让学生走到前面,连线课外专家,既贴切又诱思!好课就是这样让人难忘探讨:案例与活动的选取要适度,从案例到知识教学的理性逻辑与关系要理清,过程要看得见,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对话教学中的问题要成为思维的脚手架!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是追求… 林晓枫老师做精彩点评 本次政治组教学公开周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开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展现了福州八中的教学特色,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开放系统的同时,也构建了教师交流及教研的广阔平台。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把握思想政治课堂的教研方向以及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能力。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校政治组将会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