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2019-2020学年班主任工作坊(四)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11-05 18:55


校园欺凌的

预防与干预




我们

在行动ing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


     当前,校园群殴、羞辱、拍视频等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于2019年11月4日上午在三江口校区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班主任工作坊活动,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参加本次工作坊的有我校魏健副校长、德育处谭跃龙副主任、德育处陈文萍副主任、团委林瀚书记、学生发展中心谢维兴老师、学生发展中心高霞老师、全体段长和班主任。本次工作坊由谭跃龙副主任主持。

     首先,谭跃龙副主任开门见山,讲道本次工作坊的主题选择了当下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校园欺凌现象,并就近日在校园中发现的疑似校园欺凌事件向领导老师们强调了发生此类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要求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然后,谢维兴老师向高一至高三班主任们详细介绍了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





什么是校园欺凌


      在校学生之间发生的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进行侮辱性身心攻击,并通过重复实施或传播,使被欺凌的学生遭受身心痛苦的事件。




学生欺凌的类型


     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财物欺凌、性/性别欺凌




校园欺凌的危害


1.对被欺凌者的危害

     严重的精神创伤和生理不良反应。多数被欺凌者会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不良生理反和不良行为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出现自杀行为。

2.对欺凌者的危害

     易助长欺凌者的攻击倾向,导致欺凌者形成攻击性、破坏性等不良人格,阻碍其与同学的正常交往;也会产生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对围观者的危害

     围观者会因受到欺凌行为的刺激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没有参与直接围观的学生,也会因听到事件的过程或看到欺凌的视频、图片而受到不良影响。有的学生会以某种方式推动甚至效仿欺凌行为。

4.对学校氛围及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欺凌现象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导致学生对学校产生消极态度和行为,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全校的学风。也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破坏家庭环境,危害社会安定,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如何发现校园欺凌——观察心理上的变化


①学生常常情绪低落,少言寡语。

②学生情绪上显得焦虑、胆小。

③学生害怕去某些场所(厕所、校园某些角落)。

④学生出现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如何发现校园欺凌——观察法


①营造轻松和欢乐的谈话氛围。

②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逐步了解欺凌事件。

③学生逃避回答问题表示真挚的关心。

④留心记录完整的欺凌内容。




面对校园欺凌怎么办?


①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同学之间的差异。

②教导学生学会管理的自己情绪。

③教导学生认识学生欺凌危害,坚决反对学生欺凌行为。




总结


      最后,魏健副校长表示:通过这次工作坊活动,很好地宣传了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引起段长们和各班班主任的重视,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让学生们度过充实且阳光的三年。



—END—

关注我们



文字:卢璞

图片:卢璞、林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