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深学、深研、深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福州八中开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2-28 20:37

深学、深研、深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福州八中开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

   

1.png



      418日上午,福州第八中学党总支朱静书记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和政治学科组教师召开座谈会。


2.jpg

朱静书记首先发言,强调学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一课”的重要性,明确了教师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关键地位。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号召政治教师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接着,政治组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实际畅所欲言,谈感受、谈收获。

政治教研组长陈玉兰老师谈到政治教师要有深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要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幸福快乐的人生。陈老师结合411日全国公开课两位开课的政治老师的上课片段,具体地阐述了教师应如何立足课堂,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育人养料,抓住重点,突出主题,解疑释惑,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政治教师要善于围绕主题,通过旁征博引、对比分析,用丰富的事实和真理的力量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教育处副主任、政治教师危茶良老师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初中教学也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教导孩子,如何用丰富的校园生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提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新途径。危老师还提到福州八中政治组的老前辈——福建省政治特级教师徐清泉,一位毕生献身于中学政治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徐老师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处处以身作责,身体力行,40年如一日,勤耕不辍,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颗炽热的爱心和毕生的精力,是所有八中政治教师学习的榜样。

黄潮生老师指出思政课要入耳入脑,就必须把课讲得有滋有味,让学生真信、真懂。我们应避免“填鸭说教”,做到润物细无声。应善于循序渐进,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应长于寓理于例,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感染力。潮生老师还重点从国际视野这一维度讲讲体会,他结合自身教学中进行中美对比谈制度自信,作为政治组的老教师,他倡导我们要我们把总书记的讲话落实、落小、落细致、落到每一节课中,承担起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

李宁榕老师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我觉得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高为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先要做到行正为范,才能不误人子弟;第三,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陈新老师认为思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工作的示范性、导向性和传递性。政治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政治观点;应具有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弘扬社会主旋律。陈新老师结合上课时给学生讲西安奔驰车主维权的例子,谈如何合情合理维权以及维权的胆量和技巧;从巴黎圣母院着火,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正确判断,引导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吴有花老师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结合日常的实际工作,谈到不忘教育的初心,为了学生的成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勤勉尽责,尽心尽力为学生浇灌一片成长成才的沃土,为学生负责,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徐莉娟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教育教学全过程,树立“讲好每堂课、培育一代人”的理念,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用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争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用立德的使命、报国的志向、育人的情怀、爱生的举措,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在实处。

兰宁馨老师认为政治教师应当富有情感,在注重学生课堂参与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应在活动中成长,政治认同不仅仅是认知问题,更是信服、信任、信仰层面的问题。要让学生信服,不能只给观点,不加分析;不能只给结果,不作对比。通过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国家的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立足政治课堂守正创新,真正让政治课“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

卞丽玲老师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极为丰富,既要贯通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联系社会现实,又要放眼世界;既要阐释理论,更要触动灵魂。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政治老师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点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价值引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

两位年青的外聘政治老师罗文芳和赖文娟也从自己的第一次从教经历谈到自己对教师这一岗位的认识,谈到如何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课堂创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初中部德育处的林曦副主任谈到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就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学校把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贯穿于德育与思政教学工作的始终,结合学校德育管理特色和校园文化,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更新育人观念,站稳立德树人主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真正将真善美的种子植根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高中部德育处的谭跃龙副主任谈到德育教育要立足一个根本即深化立德树人;抓好两个队伍,一个是德育队伍,一个是学生队伍。德育队伍应该是具有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可敬,可亲,可靠的队伍。同时我们要做好引领的工作,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报国之志的学生队伍;利用好三个课堂,即德育课堂、班会课堂、社会实践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注重体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周义勇副校长号召政治教师要多种途径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思想认识上再度深化,全面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政治站位,推动思政课程建设,研究解决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要努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为思政课教师创建搭建乐为、敢为、有为的工作环境,发挥好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王晓敏副校长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标准要求自己,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发展需要。他强调,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精神内涵,结合八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探索创新,全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一批学生喜爱、含金量高、具有八中特色的思政“金课”。

刘剑副校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吹响了全员育人的号角,他结合所教的化学知识生动地诠释习总书记提到的“拔节孕穗期”,提出要视学生如己出,继承八中“人人都是育人环境”的优良育人传统,关心、爱护、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要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注重实效。要理解尊重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修身立德,推陈出新。以学生为中心,要为青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成长的土壤、锻炼的平台、自由的空间,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


19.png


最后,朱静书记发出倡议:思政课老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站稳这个政治立场。用新时代这样一个豪迈的气概和振奋的精神,来武装自己。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