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响|发扬久久为功精神,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重温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的回信 二维码
1693
发表时间:2020-08-04 15:33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写了一封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2020年8月4日,福州八中的师生们在吉祥山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结合习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之行,重温习总书记给下党乡群众的回信,学习信中所强调的“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领悟习总书记跋山涉水入基层的“无我”境界,从而为教育事业筑牢立德树人的根基。 观看过由宁德电视台制作的《下党的幸福路》后,老师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下党乡旧貌换新颜的脱贫历程。现在的下党乡既山清水秀又现代开放,与当年的闭塞贫弱形成了天壤之别,让大家惊艳于这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于这样一种直观的体验,座谈会从同学们畅所欲言开始,在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又推向热烈。 初中部学生代表王子杰联系八中校训“志存高远,笃行勤学”,谈了志向的重要性。如果志向不确立,那么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所以作为八中学子,当秉承校训,立志高远。要学雄鹰展翅飞,不效燕雀安于栖。只有这样,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 高中部学生代表王轩宇谈到平凡的人也能绽放光芒,只要他能够持之以恒地努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不懈,才能不断进步。国家和民族亦然。 在座的其他同学还从多个角度,诠释了他们对“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精神的理解,比如,他们谈到要有针对性地补短板,要持之以恒,要正视困境,要有长远眼光和奉献精神,要有凝聚力、要因地制宜谋发展等等,还谈到青春的底色是奋斗,不放弃希望才有可能打破困局等话题。谈得自如畅快,令在场的老师们刮目相看。
随后,党委朱静书记、德育处谭跃龙和林曦两位副主任、团委林瀚书记以及与会的几位老师作了发言。 朱静书记向在座的同学们给出了她对“滴水穿石”这一精神的独到阐释,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理解:一、化为无形、融入大地的忘我情怀;二、不偏不倚、靶向狙击的精准思维;三、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韧意志;四、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高超智慧。希望同学们能从习总书记的事迹中更好地塑造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品格——以忘我情怀,学会全身心投入;用精准思维,明晰努力方向;树坚韧意志,无惧挫折和磨炼;求智养慧,懂得扬长避短、见贤思齐。 谭跃龙副主任谈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科学前瞻的战略思维,立足长远的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提升自身的定力;同时,也要从习总书记的身上不断汲取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力量,并转化为越是艰险越向前,忠诚履职、奋勇争先,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 林曦副主任结合初中部的德育工作,谈到公立初中学校,特别是以优质高中见长的“老八所”的初中部,面临内外之忧患,要打开局面实现“脱贫致富”就是要干起来。唯有“以干得助”,各部各班干起来,抓“做”功而不是“唱”功,才能实现突破。 林翰书记负责高中部团委和学生会工作,他谈到“久久为功”精神是当下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不论是指导学生学习,还是培养学生干部、组织策划活动,急功近利都不可取,只有眼光放得长远,才能迈开大步。在团学工作中,要努力锻造能力强、德行佳、会合作、敢担责、能吃苦、懂创新的学生干部队伍。 郑珊老师作为初中部少先队辅导员,谈到做好少先队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克服困难,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干部明晰岗位职责和做事章法,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其次,在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用心引导和栽培,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王芬老师从高中部转到初中部任教,并参与初中部德育工作。她深切感受到初高中衔接的重要性。对此,她谈到初中部工作要明确方向,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肯抓肯干,干出成绩。 金晔老师向同学们谈及普通人都会面临的 “脱困”问题。不管是学习之困、工作之困,还是人际之困、身心之困,制定策略或者明确方向都相对容易,因为人有自知且有他助,总会获得方法和启示。难的是“持久的行动”,因为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另一方面,在“脱困”初见成效之时,要谨防“返困”,这要求同学们把习得的良好品质变成习惯,唯有习惯了才能恒久。 最后,朱静书记对这次座谈会做了总结。这次座谈会践行了福州八中的“让优秀看得见”、“培养栋梁之材”的办学理念。通过这次座谈会,师生们一同看到了八中优秀学子的风范,也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自觉和价值高度。习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福州八中以培养优秀青年为使命,并将不懈前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