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执着的痛苦 二维码
580
发表时间:2014-09-03 09:05 一天我在咨询室见到一个女孩林晓欣,清瘦的脸颊,忧郁的目光。 她痛苦地告诉我在她高二上学期出现下列症状: 上课时,总是有想去厕所的感觉,但去厕所又没有小便。这种想上厕所的念头萦绕在她的脑海里,使她无法专心听课。她努力要求自己不要去注意它,但越是控制自己,这种怪念头就越发强烈,她越听不进课,整堂课都在和自己这个怪念头“对抗”,因些十分痛苦。 上课时总觉得书本放的地方不对或书哪里有皱了,就反复摆弄,但是无论自己怎样摆弄,都不能让自己满意。 读书时有些要记的东西明明已经记住了,却不懂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反复地读下去,一方面,她对自己说:我懂了,不要念了,但另一方面却依然停不下来。 晚自习时,坐在教室里安静做作业。有时不知为何有一种恐惧感,好像自己突然变没了,感觉整个世界都空落落的,一阵悲哀从心里面涌起,不知不觉便大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越哭越难过,到后面都无法控制。 每当黄昏时都有一种很悲哀的感觉,好像要发狂似的,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感兴趣,就是一个人呆立在窗前。可同时又会想:我不读书可怎么行了?晚上作业不做又怎么办,然后就强迫自己去读书去做作业,但做完这些事情后,心里还是很空虚,心理更加难受。 有时看到电视里那些女犯人在监狱里生活的镜头,想:我以后会不会也变成她那样?越想越像,最后就抑制不住大哭。 每天似乎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件小事就足以弄得整个晚上都不得安宁,天天都在努力驱赶许多奇怪的念头,但都无济于事。 这些念头就像恶魔,使她无法正常地学习和生活,让她变得自卑,让她变得神经过敏,让她不停地自责,让她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她再也无法坚持学习,先是休学,最终辍学。她也曾尝试过放松自己,让自己摆脱这些怪念头的干扰,但都无济于事。她也曾多次到各大医院接受多方面的生理健康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生理疾病。她还曾到多家医院接受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甚明显。 我对她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发现她在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冲动倾向等项得分偏高。也出现对人焦虑,这说明她心理不正常。 她得的是强迫性神经症。这种心理疾病发生与患者的强迫性人格有关系。具有强迫型人格的人是对事物要求严格和完美,这类人过份认真,过份注意细节,责任心过强,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在思想上呆板、保守;在行动上拘谨、小心翼翼。自我怀疑,担心达不到要求而使神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之中,得不到松弛。过份地注重工作和学习,怕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作出决定。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循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有了强迫性人格这个内因,加上竞争激烈的学校学习环境的“推波助澜”,她的不适应也就难免了。要帮助她从痛苦中走出来,首先是帮助她分析病因,让她认识心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学会自我分析。让她明白对症状的忧虑是无意义的,舍弃依靠思考、逻辑来解决思想痛苦的办法,而自然接受症状的存在,就能不被症状所束缚。象正常人一样生活,症状就会慢慢淡薄而至消失。要求她对病症采取不怕、不理和不对抗的态度,正常思维与强迫思维共处,顺其自然。因为这样的她明知这种强迫性思维是不对的。而努力去控制它,但越控制对抗,人却越是这样去想。想就想没什么大不了的,顺其发展,而这对治疗强迫症恰恰是有疗效的。同时让她降低对自己的期待,改变对自己过高过分固执的目标追求和过分追求完美化的习惯。最后还要求她坚持锻炼身体,向她提出克服性格不良因素等方面的建议。 经过几次心理咨询与治疗,加上她自身积极配合和努力,她的心理压力减轻了,生活恢复信心,有了积极上进精神,后来她进入福州一所高级职业中学继续学习,日常生活也变得比较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