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青春期心理问题(自闭——厌学)

 二维码 550
发表时间:2014-03-27 09:13

基本情况:

隐是一位初三在读生。面目清秀,目光灵活,性格相对比较内向。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自闭、不与人交往、不上学、天天上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人有明显防御性,紧张、遇人不说话。无论家长怎么劝说,就是不去上学。家长很是头痛。家长问他想要做什么?他说想早点上班,开网店、去网吧打工、和朋友一起去做点小生意等等。试了一两次,都不行,于是就只是天天呆在家里上网。经常逃学,因为这样,已经被学校开除了二次了。经过家长的努力,又给他找了新的学校,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父亲是一家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为人非常负责任,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的问题,他总是非常用心。二年前出了一次车祸,使得身体落下了残疾。基本康复后,在单位的照顾下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但是,不久又再次遇到了一次严重的电击事故,使得他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了二次的严重打击。之后不能再继续工作。从此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圧力。事故后,夫妻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妻子开始上网,丈夫疑其有网恋。关系开始产生不和。在此情况下,隐的自闭、厌学现象开始产生,越演越烈,以至于彻底不去学校。父母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隐的学业上。但是苦于无法沟通。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他将来的一生,在三番五次的劝说下,才和父母来做心理咨询。

综合分析:

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① 发展因素——隐正处于青春期,内向,逆反,有孩子气,处理压力策略不成熟、不健全。 ② 认知因素――想过早工作、承担起“养家”的责任。潜意识有保护家庭完整的愿望。 ③ 促使因素——父亲两次受伤致残,面临生活窘境。父母之间的矛盾,使他感到焦虑的担心。

正值青春期的隐,“内向,逆反,有孩子气,处理压力策略不成熟、不健全”是他的特点。父亲的两次受伤致残,面临的生活窘境以及父母之间的矛盾,使他感到焦虑的担心。于是就不想上学,萌生了要早点工作的念头,然而不成熟的心态和欠缺的能力,使他的想法几次都无法实现。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没有办法应对。再次,当父母关系日益激化的时候,使得他感受到了家庭破裂的威胁。潜在的防御机制使得他表现出了强烈的逃学、自闭、暴燥、易怒等状态,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彻底不出门,迫使得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的身上。父母担心他的学业,于是共同他回校上学,但是他就是不听,根本无法沟通。父母万般无奈,在三番五次的劝说下,陪他一起来做心理咨询。

辅导措施:

针对隐表现出来的情况以及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其采用了认知调整与压力管理策略引导等技术(同时,辅以对其父母心理问题的适当调整)。引导隐找到“学习就我目前最好的赚钱方式”、“父母永远都是父母,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爱我的”等正确的认知信念。同时辅以对父母的心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内心存在的焦虑,以及去合理处理它们的办法。用时三个小时。之后跟踪三次:隐已经听从父母,到学校就学。一月后,网络上问其学习和生活状态,其回答:“吼吼!我现在在学校挺好的。“ 一年后,网上看其空间信息,反映隐学习生活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