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德育处工作总结 二维码
498
发表时间:2013-01-25 15:06 “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以“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是我校学生培养目标。“乐于体验,多元发展” 是我校学生的具体要求。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实现“精致八中、创意八中、幸福八中”, “一师一品牌、一生一专长、一班一特色”的发展愿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将开展学校德育活动与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体验紧密联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创新德育方法,强化德育队伍,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营造积极的学校心理范围,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和参评省优秀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为契机,夯实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取得了优异成绩。以高分通过福州市教育局先进德育学校,并参评省先进德育学校;成功召开第二届届家长论坛;成功举行首届心理文化节、首届班级文化节。通过市绿色学校测评,获得市德育处和文明办多次表扬。 一、夯实学生道德规范、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1、量化评比 本学年我校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融科学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德育规章制度和措施,并借此来指导、保障各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实开展。这些制度和措施主要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两操评比、卫生评比及每周一次的流动红旗评比。通过以上评比制度,加强对班级以及校园常规的管理。 2、文明礼仪教育 为了使文明福州继续文明,保持福州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福州人,我们把每月的第一周作为学生常规检查、评比、讲评周,大力加强校园常规管理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生常规方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狠抓学生的养成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3、5分钟自我管理、综合表现月反馈、成长记录袋 继续开展德育创新,深化“每周5分钟自我管理”、“综合表现月反馈”和“成长记录袋”活动。“每周5分钟自我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做好时间管理。通过“综合表现月反馈”,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月综合反馈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成长记录袋”则记录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既是学生自主管理的良好渠道,又是学生自我风采的极佳展示。 4、完善各种制度建设 ①、为保障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制定“福州八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制定我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 ②、进一步落实“导师制”工作制度,倡导全体教师“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导师制”是德育处与监控办一道建立的特殊生跟踪制度。每班由班主任确定十来名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与科任教师建立一一对应的帮教关系,采取一定措施,督促这些学生定期与科任教师沟通,取得教师更加直接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督促,以促使他们更好发展。 ③、与教务处配合,建立985优秀生培养机制,落实班主任、德育老师与985优秀生的交流、沟通制度,帮助优秀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德育裁体,打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个性、奉献社会、体验成功中感受幸福教育。 (一)、系列班会课程化,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 对现有学校德育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形成学校、年段、班级三级特色德育课程,使德育内容相对稳定并易于操作,这样有助于德育融入整个学校课程体系,在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实效上保持其连贯性。 我校针对性、创造性地制定各年段的德育教育主题内容,使之专题化、规范化,并围绕主题自编德育教材,形成年段德育工作个性鲜明的特色。 例如,高一年段利用入学的契机,充分重视并抓好起始阶段的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注意加强爱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目标理想的教育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特别是利用高一的社会实践以及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交往、责任的品格。高二年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要组织学生做好上学年个人学习和班级工作的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扩大交往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注重人格教育、诚信教育、大气教育、荣辱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高三年段做好学生毕业班意识的教育工作,以及公民意识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成人仪式”、“百日誓师大会”等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公民教育,并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实际,开展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开设以“面对高三”、“高三学习心理与应试策略”、“应对考试焦虑”为要内容的心理讲座以及“放飞心灵、超越梦想”大型学生团训活动。 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注重人格教育、诚信教育、大气教育、荣辱观教育、人生观价值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 (二)、寓德于教、锻炼才干、展示个性、体验成功 1、德育主题活动 1、开设道德讲堂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使道德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基础更加扎实、实践更加深入、成效更加明显。以全校范围内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为基础,组成宣讲队伍,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教工大会等契机来诠释道德内涵。通过评选“文山之星”美德少年树立榜样,集中宣传,积极带动全校师生学习和感悟身边先进人物的可贵精神和宝贵品质。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培训内容,作为学习培训、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必修课。2、开展“诵读经典,歌我中华”活动 为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动员青年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文字,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我校深入开展了“诵读经典,歌我中华”的活动。在班级诵读、人人诵读的基础上,举办了福州八中中华经典诵读的大型比赛。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送一个节目参赛,分别从内容、语言艺术以及临场表现等方面打分。通过本次比赛把经典诵读活动推向了高潮。 2、校园文化专题活动1、开展“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注重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策划组织首届班级文化节。2、积极参加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英国小记者夏令营、澳大利亚游学夏令营。3、积极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与健康发展。4、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5、通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福州八中学生手册》,学生军事训练,从而塑造文明有礼的八中人。6、通过开展法制教育、防震防灾演练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三生”教育。7、通过开展赈灾、义卖、慰问贫困生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大爱”的胸怀。8利用家长学校、社区青少年宫等阵地进行宣传,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最终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3、网络德育教育活动1、利用数字青少年宫推进网络德育工作,推动榕城文明小博客活动,建立学校博客圈把“文明小博客”活动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设置博客主题,把“文明小博客”活动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2、广泛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领广大未成年人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将学雷锋活动不断引向深入。3、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指示精神,以网上签名寄语为载体,以五爱为主要内容,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从爱父母、建设家乡做起,从爱生命爱学习、立志成才做起,从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做起,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4、“青年志愿者”活动 每年三月份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建立了福州第八中学青年志愿团章程,逐步完善了志愿团各部门的机制,以及在福州八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了“志愿者活动”作为各级各类评先标准之一。多年来,我校志愿团积极投身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开展了“尊老爱幼、绿色环保、文明劝导”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志愿者公益活动。 1、为了配合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工作,我们开展了交通秩序维持等一系列以“文明劝导”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 2、为了增进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开展了以"维护环境,美化生活"为主题的环保志愿者活动。 3、为了弘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了解帮助社会特殊群体,我校许多团支部组织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到儿童福利院或老年公寓等地开展“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让老人们、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和爱心。 4、在第13个推普周里,为了增强广大学生和及市民对“普及普通话、加强规范字”目的理解,我们走进社区、街道,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等系列活动。 5、为了普及和丰富市民的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立体教科书”地位。我校志愿者参与福州市博物馆的 “博物馆之友—文化志愿者”活动。 三、积极实践“三生教育”,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亮点 本学年,德育处以“三生教育”即生命价值、生存价值、生活价值,为学校德育的抓手,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打造德育的品牌。围绕“三生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提高安全自护能力,构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开展主题班会,感受生活的精彩;在逃生演练中,感受生存技巧;在法制教育中,感悟生命的珍贵。 四、心理教育工作从常规走向品牌,凸显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福州八中建立全市一流的心理咨询室,拥有以谢维兴老师为首的教师团队,心理教育工作正从常规走向品牌,凸显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1、做好常规心理工作,通过学生心理个性测试、建立985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交流沟通——触及学生的心灵——达到学生心灵的感化,实现德育从外化走向内化的境界。 2、突出特色品牌:通过富有我校特色的班主任工作坊活动,组织班主任野外心理拓展活动;组织高三毕业班学生团训,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参加心理测试,并分析相关数据,为师生心理健康、幸福工作和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3、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问题,而应是全体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校一方面通过班主任培训,向年轻老师提供学生心理发展的线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主动和年段长、班主任、课任老师沟通,主动参加班会,在班级工作中积极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 4、加强心理课题研究。本学年共完成三个心理课题:学生适应性学习研究、时间管理研究、手机使用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使学校心理工作不断深化和提升。 5、开拓创新,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家长论坛和首届心理文化节活动。通过家长论坛,增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实现家长角色从教育的关注者到促进者的转变,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通过首届心理文化节,使师生转变观念,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德育处 2012.5
文章分类:
计划总结
|